□本报记者 王晨
近日,我市作家吕江枫主创编剧的古装历史剧《东风吕才子》(又称《吕维祺传奇》),成功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核备案,并被列入国家重点网络影视剧。
文学带来的荣誉感,让失意的他重拾信心
1979年,吕江枫还不到17岁,就结束了他的校园生活。高考落榜后,他常常会看着窗外发呆,迷茫未来该何去何从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从小热爱阅读的他在书店看到了著名作家李准的《黄河东流去》,便被深深吸引。这本书不仅让他深受启发,更是他写作生涯的起点。“当时李准是我们心中的偶像,他学历不高,从一介草根成长为一位大作家。当时我就在想,我的境况似乎与他‘同病相怜’,我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去写作呢?”暗自下定决心后,吕江枫白天去山上放牛时也带着纸和笔。
时间久了,吕江枫对写作越来越投入,以至于有时上山放的牛都吃饱喝足回家了,他竟毫无察觉,依旧奋笔疾书,直至父亲来催促他回家吃饭。后来,吕江枫将他的处女作《大学门外》投递到长春制片厂,制片厂的回信中透露着对他的赞赏,这封回信吕江枫保存至今。这让当时高考失利的他又重拾信心,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,文学给了他莫大的荣誉感。
工作经历为他的文学之路打下坚实基础
自此之后,吕江枫更加勤奋地投身于读书与写作之中,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。经过不懈努力,他最终成为家乡一名民办教师,这为他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吕江枫的第二份工作则是新闻工作者,多年的一线工作让他积累了深厚的社会知识,多次写稿参加比赛并获奖,给了他更大的鼓舞。
对于作家而言,写作和作品是永恒的主题。在聊到怎么会选择创作古装历史剧《东风吕才子》时,吕江枫表示“完全是意料之外的”。“2020年5月份,我在整理族谱时,了解到有这样一位被人们忽视的历史人物,作为吕氏后辈,对吕维祺这样一位先贤,感情使然,促使我去学习研究吕维祺。”吕江枫说,吕维祺将“忠、信、孝、义、廉、仁、智、勇”完美集于一身,作为一名作家,自己有责任通过文艺作品还原历史。如何使这样一位才满天下的风华才子、乱世清流尽快走入公众视野?吕江枫选择了影视这一时代的“宠儿”。
吕维祺是洛阳市新安县人,明代著名理学家,曾任南京兵部尚书,因清正敢为、为民请命而被誉为吕青天。《东风吕才子》以吕维祺的一生为蓝本,全景式展现了明朝末年天灾人祸、兵燹横行的黑暗现实,塑造了吕维祺忠君爱民、不畏权贵的清流士人形象,揭露了封建时代的腐败制度,同时也展现了冷酷现实之下的人性之善、亲情之真、爱情之美。
有责任、有义务
拿出更高品质作品
写作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,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。吕江枫说,创作之初由于缺乏吕维祺资料,对古装连续剧写作要求、写作方法、写作技巧更是一知半解。开始写作的第一年,他基本是在读书走访中度过,读相关文学作品,读影视写作书籍,走访新安县吕氏族人,走访史学专家等。经过一年的写作,初稿成形后,沉淀酝酿几个月,吕江枫开始研究连续剧,前后又修改了几十遍,才开始寻找影视公司上报备案。“备案本身虽然不花钱,但是哪个公司会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看稿子、上传、申请申批呢?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,到网上去寻找知音,花了很长时间,找了很多公司,都被拒绝了。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,遇到了江苏徐州永光影视公司。”吕江枫说起来话语中仍旧充满了感激。该公司认真看了稿子后,被吕维祺崇高境界和离奇多变、扣人心弦的剧情所打动,当即表示免费为作品上报备案。经过一番波折和努力,功夫不负有心人,《东风吕才子》最终通过了审核备案。
谈及下一步计划,吕江枫说,最初写作是兴趣爱好,但现在写作是一种责任,有义务去将作品写好,因为作品面对的是读者,所以更要拿出高品质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