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版:本城 上一版3  4下一版
 
版面导航

第01版
封面

第02版
要闻

第03版
本城
 
标题导航
首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
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
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新春大集热气腾腾
有你要找的“老味道”年味儿
作者:    来源:中国三门峡网 - 黄河时报

  □本报记者  郑帅/文图

  “冰糖葫芦,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嘞!”“老板,便宜点呗!”“不行啊,大姐,这已经是最低价啦!”还没走进集市,远远地便能感受到热闹的氛围。小贩扯着嗓子的叫卖声,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,各种声音交织成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集市。进了腊月门,年味铺满集,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,赶大集悄悄“火”出了圈。

  年货、美食、果蔬……大集上年味四溢

  1月9日,走进义乌商贸城大集,映入眼帘的是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灯笼。它们挨挨挤挤,像是一片喜庆的红海。每个灯笼上都印着吉祥的图案,福字、瑞兽,无一不诉说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。

  再往前走,是美食的天地。烤蜜薯的炉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,红薯皮被烤得外皮焦黑,轻轻一掰,金黄色的瓤冒着热气,香甜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。糖炒栗子的锅里,栗子在黑砂中翻滚,颗颗饱满油亮。摊主熟练地用铲子翻动着,那“沙沙”声就像过年的前奏。

  一眼望去,摊位密密麻麻,从果蔬生鲜到肉蛋熟食,从生活日用到五金杂货,各种摊位琳琅满目,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,五谷杂粮、蔬菜水果、糖果瓜子等等,让人眼花缭乱、应接不暇。热闹的人群里,市民们精心挑选着年货,手里提着大包小包,脸上满是对新年的憧憬。在一处点心摊位前,一位年轻的爸爸带着女儿挑选着各式点心。“这是我们小时候吃的点心,这种传统的点心,现在只能在大集上能买到了。”带着孩子品尝自己小时候过年才能吃到的点心,童年独有的幸福感立刻涌上心头。

  “这可是老手艺了!”在一处梨膏糖摊位前,60岁的摊主户师傅现场制作糖梨膏,红梨汁、鲜姜汁、蜂蜜经过熬制、揉捏、切块变成一颗颗糖果,传统的制作工艺,吸引不少市民围观。

  “网红”直播卖肉夹馍,一个集会的毛利至少1000元

  在琳琅满目的食品摊位前,香喷喷的蛋糕、热气腾腾的羊肉、香脆的烤鸡腿、热腾腾油滋滋的糖糕、鲜香美味的油饼……舌尖上的年味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,丰盛了独属的年味,引得食客纷至沓来。

  “各位家人们,快来家门口的大集,吃香喷喷的肉夹馍……”诸多摊贩里,一位自称“光头哥”的摊主,一边做着肉夹馍,一边通过手机直播与粉丝们互动。传统大集上,出现新颖的“网红带货”,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的围观。

  “光头哥”名叫王保峡,自己经营一家饭店,平日里也烹饪一些卤味售卖。三年前开始直播摆摊,因其幽默的语言和美味的肉夹馍,两年多时间收获了2万多名粉丝。他经常在市区周边的集市出摊,成为了集市上的“网红”。一向喜欢热闹的王保峡,不仅在直播赶集中收获了快乐,每场大集的收入也十分乐观。

  “经常会有粉丝慕名而来,一个集大约能卖200个肉夹馍,最多一次卖了600多个肉夹馍。”王保峡说,一个肉夹馍卖8块钱,赶集每天的毛收入至少在1000元以上。

  大集,是年味的汇聚地。这里有热闹的喧嚣,有传统的传承,更有人们对新年最质朴的期待。在这浓浓的年味里,每个人都沉浸其中,感受着家的温暖、年的韵味。

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    ©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:方正爱读爱看网
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、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、转载使用
   第01版:封面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本城
   第04版:聚焦
   第05版:聚焦
   第06版:聚焦
   第07版:关注
   第08版:区域
新春大集热气腾腾
有你要找的“老味道”年味儿
“速”“质”并举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