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版:关注 上一版3  4下一版
 
版面导航

第01版
封面

第02版
要闻

第03版
关注
 
标题导航
首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
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
放大 缩小 默认
退休后
她从英语老师变成摄影“学生”
作者:    来源:中国三门峡网 - 黄河时报

  专访《我和我的学生》展览摄影家靳改莲:

  □本报记者  王晨

  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或缥缈或现实,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,而有些人却依然坚持在路上。”74岁的退休教师靳改莲,就是这样一位为了实现梦想依然坚持着的人。近日,记者采访了靳改莲,听她讲述自己对教育的执着和对摄影的热爱。

  活到老学到老

  74岁能熟练操作

  各种数码产品和修图软件

  驻足中国摄影艺术馆《我和我的学生》展览,人们会被画面中所展现的情绪和故事所吸引。最重要的是,靳改莲大部分作品是从60岁开始拍摄的,而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她70岁时所摄。从学校退休后,靳改莲对摄影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。也就是说,大部分人从壮年开始的个人奋斗,对靳改莲来说是一场暮年才出发的赛跑。

  大学毕业后,靳改莲便走上了教师岗位,教过高中生也带过大学生,在从教的漫长岁月里,靳改莲传道授业解惑,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。在她60岁时,结束了近40年的教师生涯。退休后,辛劳了一辈子的靳改莲本该享受晚年生活,但她并没有,而是毅然踏上了摄影的征途,用镜头捕捉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与灵动,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摄影,就是在去摄影的路上,这是靳改莲一直坚持的爱好。

  在靳改莲身上,有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,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。自从喜欢上摄影,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,她购买了专业书籍、花钱请专业老师培训,还自学了图片处理软件。记者采访时,她正坐在电脑前修图。被问到养生秘笈时,她说自己从来不锻炼,和其他老年人不一样的是,她喜欢摄影,“退休后从未休息过,除了在国内拍摄,我还去了几十个国家拍照,背着相机跑来跑去,身体自然就好了。”对于这个年龄来说,每次拍摄都需要付出更多辛苦,不过,她却觉得可以从中感受到许多常人体验不到的乐趣。

  随着时代发展,拍照设备在推陈出新,摄影技术也在变化,靳改莲也在不断地研究提升。摄影中,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处理,她都是自学。如今,各种数码产品、绘图软件和PS都难不倒她。

  足迹遍布大江南北,为120位学生拍下珍贵照片

  说起与摄影的结缘,靳改莲很早就接触了摄影。1972年,正在上大学的靳改莲第一次见到相机,就被它的“神奇”深深吸引。直至参加工作后,这才攒了2000元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胶卷相机。“不过,专业玩摄影需要很大投入,年轻时工资不高,买胶卷、冲洗照片都很贵,而到了中年,精力又放在工作上,所以一直没机会好好研究摄影。”如今几十年过去了,靳改莲对摄影的热爱只增不减,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。人到暮年,开车自驾几百公里只为拍摄一张照片的故事,对于她来说已经屡见不鲜。

  2020年年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,人们的生产生活按下了暂停键,这也让靳改莲能够静下心去思考,她开始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,记忆中无数张鲜活的面孔穿梭于眼前……于是,做摄影专题,去拍曾经教过的学生的想法便油然而生。“在我的摄影老师鼓励下,决定给我的学生们拍一部肖像画册。我想我就是一条银线,每一张定格的学生肖像就是一颗一颗珍珠,银线穿珍珠,在我心里是无价之宝。”为了拍摄学生们,靳改莲以家乡郑州为中心,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多个城市,历时一年半,才有了这珍贵的120张肖像。

  “拍摄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普通的劳动者,但绝非庸碌之辈。他们有的不仅有才能,还有面对无常命运不屈服的凛然坚强和积极乐观。这些作品中,有祖孙三代同框的,有一家三口同框的,有同为学生后来结为伉俪的,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故事性。”靳改莲说,追梦路上,也少不了家人的支持。这一路下来,靳改莲的老伴与她形影不离,为了拍摄这些照片,老伴还陪她自驾到北京,14天的时间拍摄了13位学生。

  如今,能将这些照片在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展出,靳改莲十分有成就感,她希望每位热爱摄影的人,也能够同她一般,无畏年龄,更无畏基础为零,勇敢出发。

放大 缩小 默认
    ©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:方正爱读爱看网
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、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、转载使用
   第01版:封面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关注
   第04版:聚焦
   第05版:聚焦
   第06版:关注
   第07版:义马
   第08版:聚焦
   第09版:聚焦
   第10版:区域
   第11版:区域
退休后
她从英语老师变成摄影“学生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