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仰韶 文明之源
本报讯(记者 郑帅)10月25日上午,2025仰韶论坛主旨报告举行,全国考古学界的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、仰韶文化的发现地——三门峡,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,共同探讨“仰韶时代”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,持续深化仰韶文化研究、探索中华文明起源。
自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伊始,百年来考古成果实证,仰韶文化作为中国分布范围最广、延续时间最长、内涵极为丰富的史前考古学文化,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关键所在。仰韶文化所蕴含的开放包容、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,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。
仰韶璀璨,大咖云集。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、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郭大顺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,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、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,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曹兵武,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袁广阔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、研究员赵春青,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王传超,聚焦“文明之源 融合发展”主题,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见解。《关于考古学文化定名的一点思考——以仰韶文化、红山文化为例》《从庙底沟到马家窑》《彩陶视角下的东西交互》《纵横中原:从张居中考古文集谈中国文明形成期的前三代与后三代》《仰韶文化研究的新进展》《仰韶时代与仰韶模式》《仰韶文化人群的史前迁徙奠定中华民族形成的遗传基础》……专家学者们碰撞思想火花、贡献真知灼见,在更广阔的“仰韶时代”背景下,深入探讨仰韶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互动融合,全景式展现史前中华文明“多元一体”格局的形成过程,重新诠释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,着力赓续中华文脉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主持报告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