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本报记者 卢仙格
深秋的三门峡凉意十足,随着气温逐步降低,这座城市的老朋友——大天鹅正跨越万里山河,如约而来。
王民强10月18日拍摄于后地天鹅湾
“天鹅季”开启
市民热情欢迎“老朋友”回家
10月14日,随着4只大天鹅翩然栖落于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青龙湖,同时迁徙而来的绿头鸭、罗纹鸭、鸳鸯、鸬鹚等候鸟也陆续抵达,标志着三门峡正式迎来2025年“天鹅季”。截至10月21日,三门峡黄河湿地共有大天鹅238只,其中后地天鹅湾区域200只,天鹅湖区域38只。在金黄的树林、山峦间,它们或埋头觅食、或打盹小憩、或追逐嬉闹,尽情享受“家”的温暖。这些“先遣队员”到来后,大批大天鹅会陆续飞临三门峡。
作为三门峡的“老朋友”,大天鹅始终牵动着市民的心。三门峡摄影家王民强告诉记者,每年“天鹅季”,他会经常前往湿地和“老朋友”见面,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它们在这里最美丽的身影。“欢迎美丽的大天鹅回家,很开心又到了‘天鹅季’,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三门峡看天鹅。”网友看到大天鹅回家的消息这样留言道。
“人为保护+科技助力”
为大天鹅等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
如今的苍龙湖、青龙湖再次热闹起来了。为了迎接大天鹅等候鸟,三门峡黄河湿地的工作人员早早做了准备,在天鹅湖中,摇曳的芦苇、蒲草和荷叶,不只是装点风景的绿植,更是在春夏时节就特地为候鸟种下的食物,这些供候鸟食用的植物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,能保证候鸟一到三门峡,就能享用充足的“自助餐”。
有市民发现,近日天鹅湖正在往黄河里放水,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周志强告诉记者,因为近期雨水较多,加上上游来水,天鹅湖水位较平常上升许多,为保证湿地里能有更多的浅滩供大天鹅等鸟类休憩觅食,所以决定进行放水降低水位,为鸟类栖息提供更好的环境。
为了保证大天鹅的安全,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立了由10余人组成的24小时巡逻队,在湿地核心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护与动态观测;同时,园区布设鸟类声纹智能检测系统,通过对鸟鸣进行实时采集与智能识别,助力统计候鸟种群数量与行为规律,为鸟类生态研究及保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
围绕“天鹅季”游览体验与生态保护需求,园区在“天鹅季”来临之前,系统推进硬件设施升级与环境焕新工作。在硬件改造方面,全面完成沿黄公园亲水木栈道与观景平台的安全加固及环保刷新,使园区颜值得到有效提升,也增强了基础设施安全性;同步优化青龙坝区域交通动线,实施人车分流、开放召公岛环线,有效缓解拥堵,提升游览通达性。此外,还将引入餐饮、文创、休憩服务等业态,实现天鹅湖周边业态多元化,提升游客游览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