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马煤业集团煤生化高科技有限公司:
黑黢黢的煤炭,经过微生物发酵等一系列精细工序,摇身变为蚕丝般的布料、美白祛斑的护肤品、绿色高效的肥料……在义马煤业集团煤生化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柜前,煤和甲醇的“七十二变”令人瞩目。这家扎根煤城的科技企业,正以生物工程技术为钥匙,打开煤炭高值利用的新空间,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注入新的发展活力。
依煤而建、因煤而兴的义马市,曾以丰富的煤炭资源闻名。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,煤城主动求变,以煤为原点,探索出精细化工与煤生化两条转型路径,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创新优势。2012年成立的煤生化高科技有限公司,正是这场转型实践的核心载体之一。该公司专注于生物化工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,在煤化工与现代生物工程的交叉领域蹚出了一条转型路。
走进该公司中试、小试车间,发酵罐与蒸馏罐精密相连,管道纵横交错,微生物在此间悄然施展“魔力”。如同酿酒一样,甲醇等煤基原料在菌群作用下转化为酶和微生物蛋白。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,背后是千余次试验的积累。从分离提取工艺中离心机参数不达标,团队奔波8000余公里寻访设备厂家,到为验证试验稳定性,以7天为周期累计完成500余次小试、中试,将难题逐个破解。
十年深耕终成硕果。如今,该公司已构建起“煤—甲醇—酶制剂/微生物蛋白”等多条生物化工链条,开发出覆盖多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。微生物蛋白纤维织就的布匹,兼具天然蚕丝光泽与现代织物吸湿排汗特性;化妆品级小分子肽功效优于传统原料熊果苷,美白祛斑效果显著;甲醇蛋白技术打破饲料蛋白原料的资源限制,实现低成本稳定供应;微生物菌剂在作物试验中,使化肥用量减少50%的情况下仍增产20%至30%,为绿色农业提供新方案。
创新底气源于持续攻关。截至目前,该公司累计斩获12项发明专利、9项实用新型专利,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1项及企业标准3项,7项成果获省科技厅认定,还摘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利一等奖等多项荣誉。
“目前,公司技术成果已从单细胞蛋白延伸到生物蛋白纤维、酵母多肽等多个品类,形成了从煤到布、到面膜、到生态农资的完整链条。”该公司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范延超表示,目前企业正与牧原集团、重庆化医等大型企业推进技术合作与许可转让,推动成果加速落地。
从燃烧供能到滋养生活,煤炭价值的跃升背后,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实践。随着更多技术成果走向规模化生产,煤炭从燃料变原料,正逐渐深入衣食住行等更多领域,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活力。
苏浩然 张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