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版:聚焦 上一版3  4下一版
 
版面导航

第01版
封面

第02版
要闻

第03版
关注
 
标题导航
首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
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
放大 缩小 默认
“诗和远方”在卢氏
作者:    来源:中国三门峡网 - 黄河时报

  ——卢氏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

  □特约撰稿   张海军  董一儒

  核心提示

  豫西卢氏,非同凡响,颜值位居“中国最美县域”“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名县”“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”“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名县”之列。

  2023年以来,卢氏县致力于“文旅医养一体化”的产业高质量发展,全县19个乡镇多点开花,创建A级景区、开发红色旅游,形成“以红带绿、红绿相映”的文旅产业特色;多元升级民宿、药膳、养生、非遗、美食……“装点此关山,今朝更好看”。卢氏成了周边省市游客心中越来越美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
  “十一”假期前夕,卢氏文旅产业发展屡放大招:总投资10亿元、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高原牧歌康养小镇芳容初现,一期首批19栋康养木屋和“太空舱”客房及生活设施、游览步道、高山花园建成投用,160栋康养民宿正在加紧建设;位于县城的潮玩街区建成开业,街区由两层共136个集装箱式商业场景组成,日间以亲子游玩、文创市集、轻食咖啡为主,夜间聚焦主题夜市、露天电影、民谣驻唱,加之炫彩造型、魔幻灯光,迅即成了豫西网红打卡地、卢氏文旅新名片;200架无人机群和热气球、滑翔伞飞行表演美轮美奂,引发市民、游客阵阵欢呼。

  “卢氏这方古老神奇的山川,‘老天爷’创造的自然禀赋无与伦比,山水旖旎、林海葱郁,峡谷清幽、温泉独特;‘老祖宗’留下的历史文化灿烂厚重,卢氏古国、战国置县,扁鹊故里、卢姓祖地;‘老前辈’奋斗的革命足迹弥足珍贵,革命老区、豫西唯一,长征精神、光耀千秋。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结合游客品质追求,实行‘文旅医养一体化’发展,趟出产业发展新路,打造县域文旅标杆。”卢氏县委书记胡志权说。 

  A

  满城风景 以文塑旅

  “小雨不停,大雨搭棚,夜里掌灯,昼夜施工。”9月26日,作为卢氏县“文旅医养一体化”专班指挥长,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卫军强主持召开卢氏县城隍文化产业园工作推进会,针对近期接连阴雨天气,进一步推进施工进度、协调解决问题。与此同时,卢氏县卢医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已完成前期工作,很快也将全面开工建设。这是卢氏县在老城、新城两个城区分别建设城隍文化产业园、卢医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两个国家级4A景区的一个缩影。

  一年多来,卢氏县以传承为前提、以创新为手段,正在建设修复历史建筑1606平方米,7处总面积2.15万平方米的豫西特色文化院落,1.5万平方米的老豫剧传承中心和文化广场。

  洛河南岸县城新区以投资8亿元建成的全省规模较大的中医院为核心,开发附近现有的卢敖洞、定林寺景点,提升望家山连翘基地和城市绿地,形成“室内医文化、室外药文化”,串联“卢医问百味、文山藏百药、洛水育百花”中医药文旅业态,创建国家级4A景区。一年多来,规划设计集思广益、多次提升。卢氏县城即将形成南北城区两个国家级4A景区的格局。

  “看!好漂亮啊,这么多鸟儿!”盘旋飞舞、河边觅食,河中凌波、水面休憩,卢氏是鸟儿的天堂。在卢氏,穿城而过的洛河,城水相依、岸绿水清,先后入选省级“美丽河湖”“幸福黄河”榜单,城区10公里河段近年来建成了省级洛河湿地公园,吸引了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鸟类中华秋沙鸭、黑鹳和鸳鸯、白鹭等320余种鸟儿到此栖息。卢氏县自今年起实施“百鸟翔集”三年行动计划,以县城为中心、以洛河湿地公园为载体,重点培育野生鸳鸯,将卢氏打造成为国内著名的观鸟基地、知名的“鸳鸯之城”。与此同时,卢氏县实施的“萤火虫点亮计划”,通过繁育、放飞萤火虫,更是让夏秋夜晚萤火点点、如梦似幻,成了人与自然和谐、充满儿时记忆和乡愁的独特景观。

  B

  全域旅游 “红绿相映”

  2023年5月以来,卢氏县提出“文旅医养一体化”的大文旅、高品质、全方位发展思路,卢氏文旅产业发展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,正在奋力打造全省一流、全国知名、辐射半径1000公里的健康医养旅游目的地,谋划文旅医养项目67个,总投资157.9亿元。卢氏县豫西大峡谷、双龙湾正在奋力争创5A级景区,2024年已成功新创瓮城瀑布1个国家级4A景区、天浴汤河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,红石谷·樱桃沟、天浴汤河、靖华故里3个国家级3A景区,今年有望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4A景区、6个国家级3A景区。

  与此同时,卢氏县突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,红色旅游异军突起,卢氏文旅IP由原本描述地理特征、自然属性的“自由山水、清清卢氏”,又增添了展现靓丽底色和革命气质的“英雄土地、红色莘川”。全县有69处革命遗址遗迹,卢氏提出“每个乡镇都要开发一处红色景点”,19个乡镇政府和社会贤达“八仙过海”各显其能,官坡镇保护开发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,建设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(卢氏段);五里川镇投资2000余万元在该镇河南村建设了靖华故里陈列馆,修缮了曹靖华故居,成为融声光电一体的大型红色展陈馆。范里镇修缮开放了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里铺指挥部旧址、官道口镇开发了石大山抗日战役遗址、木桐乡保护开发了鄂豫陕党政军机关旧址、朱阳关镇建设抗战小镇和岭东红二十五军“号房子”展示馆、沙河乡建设了姚雪涛烈士陈列馆。家住瓦窑沟乡深山区的卢辉,返乡创业,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龙首山庄红色教育体验基地;卢氏县当地一位知名企业家投资2亿余元创办了马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;卢氏县委机关作为“县委土坯房”精神的发源地和承载地,更是历久弥新、闪耀光芒。

  卢氏县开发了7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与湖北省郧西县、陕西省丹凤县共同打造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线路,加入了“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”,年接待研学游客50万人次。

  伴随着红色旅游热潮兴起,卢氏县按照“以红带绿、红绿相映”的思路,调整布局,丰富内涵,掀起了新一轮文旅资源开发热潮,目前已申请专项债项目21个,总投资25.26亿元,项目已经入库、通过审核。今年卢氏县重点推进的4个文旅项目,年度投资2.05亿元,倒排工期、加快建设,卢氏风景持续增色添彩。

  C

  产业升级 文旅医养

  当你乘坐郑州地铁1号线,每个站点都会听到“三门峡豫西大峡谷漂流提醒您,下一站……”的播报。假如你是北京或者郑州的游客,你还将享受卢氏所有景点门票全免的优惠待遇。

  “白天看风景,晚上睡不醒。”卢氏县坚持“路要廊道化、房要山居化、村要景区化”的和美乡村建设路径,白云深处、林海葱郁,一批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,镶嵌在山水画卷之中。

  药食同源,中医养生。卢氏县盛产中药材1225种,有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、中国地理标志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109种 ,卢氏县建立“卢味堂”等药膳馆,开发出40多种药膳,挖掘地方传统特色美食,推出“十三花”、豆腐宴、山珍、槲包等特色美食,让游客唇齿留香。豫西大峡谷推出中药茶饮,中州自在谷签约春雨医生,游客来到卢氏,通过艾灸针灸、温泉理疗调理身心、愉悦情志。

  非遗文化,精彩纷呈。45个传统村落古韵焕发新生,木版年画、卢氏剪纸、锣鼓书等非遗文化进景区、进民宿,游客赏玩体验,增添旅游乐趣。

  常年在卢氏带团的一家山西旅行社导游说:“许多游客年年都到卢氏旅游休养,他们说,在卢氏感觉不到旅途的疲惫,是身心的愉悦、旅行的欢畅,心中的‘诗和远方’就在卢氏,就在这儿。”

  “把好山好水好空气转化为旅游服务好产品,用特色文化、医养美食丰富现代旅游内涵,我们将持续用心用情用力,让卢氏文旅医养品牌更亮、产业更强。”卢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黑华宁说。

  卢氏县双龙湾景区飞瀑流泉,游人如织。   张海军/摄

放大 缩小 默认
    ©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:方正爱读爱看网
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、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、转载使用
   第01版:封面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关注
   第04版:关注
   第05版:关注
   第06版:综合
   第07版:聚焦
   第08版:卢氏
   第09版:渑池
   第10版:义马
   第11版:陕州
   第12版:区域
   第13版:区域
   第14版:区域
“诗和远方”在卢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