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马市常村路街道党工委:
近年来,义马市常村路街道党工委锚定“党建引领、服务为民”核心目标,以“支部搭台、党员带头”为抓手,持续建强多元志愿服务队伍,推动志愿服务向“精准化、常态化、实效化”升级,切实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探索出一条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。
该街道党工委着力构建“党组织统筹引领、社会力量协同支撑、居民群众广泛参与”的志愿服务体系,以机制创新破解治理难题。充分运用党员积分管理体系和“微心愿”主题活动,挖掘网格资源,整合老党员、退休职工中的能人巧匠、居民骨干等各方力量,组建志愿服务队13 支,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,形成 “人人愿参与、事事有人管”的良好氛围。
该街道党工委主动破题,全力探索“数字化”与“志愿服务” 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。一方面在“甘棠议事”机制基础上,创新打造“椅路常谈”“藤下议事”等接地气的线下协商平台。另一方面,以大数据赋能提升服务效能,通过建立线上微信群、“藤语心愿”平台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。同时,建立“居民点单、网格派单、志愿者接单、居民评单”的“四单”工作法,网格长根据点单情况进行派单,紧急需求30分钟内对接,常规需求24小时内响应,服务结束后进行回访评价。今年以来,社区累计接收居民“点单”72 件,派单率、办结反馈率均达100%,真正实现“单单有落实、件件有回音”,让“有事找志愿者、有时间做志愿者”成为社区新风尚。
该街道党工委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,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养老服务中心等多元载体,打造 “党群服务+志愿服务”综合体,从人员配备、活动策划、制度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,不断夯实志愿服务“硬实力”。同时,主动挖掘社区工矿文化底蕴,成立“马峰工作室”“红扳手志愿服务队”“鹊桥志愿服务队”等特色队伍。今年以来,化解矛盾纠纷72起,组织大型相亲活动3场,打造“巧娘手工坊”助力23名妇女就业,开设“小树苗实践基地”暑期公益课堂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4场次,推动社区治理从“管理型”向“服务型”深度转变。
一笔一划皆为民,一言一行践初心。该街道党工委以志愿服务为生动笔触,在基层治理画卷上写下了“精准”“温暖”“实效”的民生答案。从“需求清单”到“服务清单”的精准对接,从特色队伍到多元阵地的协同发力,每一项实践都彰显着为民服务的温度与力度。下一步,该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握紧这支“笔”,在倾听民声、回应民需的过程中,不断书写出更贴合群众期待的基层治理新答卷。李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