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年勤劳撑家供出俩大学生
如今学费让这个家庭犯了难
□本报记者 郑帅 / 文图
早上10点多,早餐店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,杜要伟即将结束一天最忙碌的时刻。从凌晨两点忙到现在,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。但是,和记者说起两个孩子,杜要伟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。
早餐店勉强维持全家生计
A
两个孩子同时考上“一本”
却被学费压得透不过气
今年高考成绩公布那天,杜要伟的家里热闹得像过年。女儿杜莹玉以558分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录取,儿子杜宇新以579分被山东理工大学录取。看着两份录取通知书,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。
可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。很快,杜要伟就开始为学费犯愁。“听杜要伟提起孩子上学的事,才知道他正为学费四处奔波。”今年8月底的一天,杜要伟的同乡好友、三门峡市周口商会副会长张斌来早餐店吃饭,在和杜要伟交流中,得知了这一情况。“我当即给两个孩子各转了2000元生活费,但面对总计3万余元的开学费用,这只是杯水车薪。”张斌说,希望社会各界能伸出援助之手,帮助这个家庭暂度难关。
“刚把女儿的学费凑够,儿子9月14日报到,可学费还没着落。”杜要伟十分自责。记者翻看他的手机记事本,上面详细记着两个孩子的入学开支:女儿学费5000元、住宿费900元、路费470元;儿子学费6300元、住宿费1200元、路费480元……早餐店每天进账一笔收入,杜要伟就从记事本里划掉一笔。“这两年早餐店生意不好,抛开房租、食材以及人工等成本,每天实际上入不敷出。”眼看着儿子报到的日子越近,杜要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
B
带着不到100元来灵宝创业
他用勤劳撑起一个家
杜要伟小学毕业便出门打工,十几岁时从老家周口来到开封,在一家早餐店当起了学徒,一干就是七八年。2004年,21岁的他在朋友介绍和帮助下,只身来到灵宝市开起了一家40平米的早餐店。杜要伟清楚地记得,那时他下了火车,兜里仅剩下不到100元钱。
“开店的房租、装修、进货等费用,全是朋友借给我的。”杜要伟回忆,本想着靠自己这么多年学来的手艺一展拳脚,结果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。开业之初,生意平淡。杜要伟回忆,为了让自己的胡辣汤被当地接受,每年春节,别的早餐店早早就关门歇业,他坚持开门营业。“春节很多单位值班,早上没地方吃饭,只有来我店里喝胡辣汤,这也给了我机会。”就这样,直到2007年,他的早餐店生意逐渐有了起色。
2005年,杜要伟的第一个孩子出生。2007年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。2009年,他们还清了开店时从朋友那儿借来的全部欠款。“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店面了。”一家人虽然很辛苦,但是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转,杜要伟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。
日子虽苦 但两个孩子让这个家庭充满希望
然而,生活的考验总是接踵而至。这时老家传来噩耗,岳父突发脑出血,住进了医院。两口子一刻都不敢耽误,带着孩子从灵宝回到老家给岳父看病。杜要伟的妻子白分是经老家人介绍认识的。结婚时,他一穷二白,妻子不仅没要一分钱彩礼,还义无反顾地跟着他来到灵宝,起早贪黑经营早餐店。“她家里知道我没钱,还愿意把女儿嫁给我,这份情我一辈子都记着。”杜要伟说。
经过几个月的治疗,岳父保住了性命,却落下了偏瘫。“我们把手里仅有的积蓄全部给父母留下,就赶回灵宝继续卖早餐养家。”白分说,父亲还患有基础病,同时需要康复锻炼,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夫妻二人就依靠着这家早餐店勉强维持着整个家庭。
2020年,新冠疫情发生,两位老人在老家十分不便。夫妻二人将老人接到身边,方便照顾。“多年积劳成病,岳母身体也垮了。现在老人生活都无法自理,妻子全职在家照看他们。”杜要伟说,虽然日子过得很苦,但是两个孩子都很优秀,让这个家庭充满了希望。
走进杜要伟家里,整整两面墙上全部贴着孩子们的奖状,这是他和妻子最引以为傲的事情。在此,本报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,帮助这个勤劳善良的家庭,让这两个优秀的孩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。爱心热线:13849803298。
平凡亦有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