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绕八大领域提出26项举措
□本报记者 郑帅/文图
近日,三门峡市发布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围绕消费能力提升、产品消费扩大、服务消费提质等八大领域推出26项具体举措,涵盖就业增收、以旧换新、文旅融合、农村消费等多个民生关切点,旨在全方位激活消费市场。目前《方案》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,社会各界可积极反馈建议,共同推动政策完善落地。
完善劳动者
工资增长机制
提高群众收入
“以旧换新”持续补贴
购车最高补2万元
《方案》将“消费能力提升”作为首要行动,通过就业与收入增长,夯实消费基础。
在就业方面,明确2025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次以上,新增高技能人才(取证)1.4万人以上。针对高校毕业生,深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“1131”服务;针对农民工等群体,持续开展“春风行动”“豫见”系列招聘活动,同时提质升级就业服务,推动重点行业岗位挖潜扩容。
收入增长方面,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不低于5%,并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。为拓宽居民收入渠道,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,支持个人投资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;针对农民群体,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,推动“灵宝苹果”“仰韶贡米”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化,发展庭院经济、民宿经济,通过产业联农带农促进增收。
“以旧换新”持续补贴
购车最高补2万元
在产品消费扩大领域,《方案》推出多项“以旧换新”政策,覆盖汽车、电动车、家电、家居等大宗消费品,补贴力度明确。
汽车消费方面,2025年报废旧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2万元,转让旧车换购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1.5万元。计划新建公共充电桩300万个以上,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车位增加15%以上。
家电与家居消费方面,家电以旧换新新增微波炉、净水器等4类产品,1级能效产品按售价20%补贴(最高补贴2000元);智能马桶、智能门锁等家居产品补贴15%(最高补贴1500元),手机、平板等数码产品补贴15%(最高补贴500元)。
住房消费方面,推行商品住房“以旧换新”,加大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力度;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提高,多子女家庭、高层次人才可再提20%,支持公积金用于租房、加装电梯等。
建设普惠性托育机构
启动一刻钟
便民生活圈建设
养老托育方面,2025年每个县(市、区)至少建成1家普惠性托育机构,全市千人口托位数达4.8个;同时推进15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,完成45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。
生活消费方面,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,启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,优化商业服务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,按照“15分钟、5—10分钟”两级社区生活圈标准,配齐购物、餐饮、家政、维修等社区居民服务设施,持续开展“一刻钟便民生活节”活动。
农村消费与
新型消费并进
打造农产品“网红爆款”
针对农村消费,《方案》提出“畅通商贸流通”和“推动下乡进城”。2025年新、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,新、改建标准化物流快递服务点110个以上,启动“线上助农 网络直销”专项行动,推广“直播带货+助农”模式,打造农产品“网红爆款”。
新型消费领域,重点发展直播电商、即时零售,培育低空消费新业态——计划打造“瞰黄河、游大坝、赏天鹅”低空旅游线路,探索航空运动、无人机消费等新场景,同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、5G+AR/VR技术在文旅场景的应用。
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,社会各界可将反馈意见发送至邮箱(smxfgwjyk@163.com),截止时间为9月4日18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