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版:聚焦 上一版3  4下一版
 
版面导航

第01版
封面

第02版
要闻

第03版
聚焦
 
标题导航
首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
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
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退役后回乡养猪
他成为乡村振兴“领军人”
作者:    来源:中国三门峡网 - 黄河时报
范陆才(右)和战友合影

  我市退役军人范陆才:

  □本报记者  卢仙格/文图

  脱下军装,军魂仍在。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到养猪大户,13年来,在陕州区熊耳山下,范陆才一直以军人吃苦耐劳、不断钻研的精神鞭策自己,在不断壮大养殖业的同时,还带领着当地村民一起奔赴在共同致富的路上。

  武警部队服役8年

  磨炼出钢铁一般的意志

  今年42岁的范陆才是陕州区观音堂镇韩洼村人。他幼时家境贫寒,高中毕业之后便选择成为一名军人,立志报效祖国。2002年进入部队,范陆才服役于武警山东总队潍坊支队,部队驻扎在素有“山东北大荒”之称的潍北农场。那里到处是盐碱地,一年四季大风天气,条件十分艰苦,执勤任务繁重,但范陆才从不觉得苦,无论在哪个岗位,他都兢兢业业、尽职尽责。

  在部队期间,范陆才多次参与重大安保任务,无论是烈日下的站岗执勤,还是深夜里的巡逻防控,他始终以最饱满的状态坚守岗位,用行动诠释着“军人”二字的重量。“每年冬天是我们部队执勤任务最重的时候,有时后半夜执勤,室外的温度都在零下十几摄氏度,无论寒风还是暴雪,我们都会坚守在岗位上,两个小时之内保持一动不动,一个冬季过去,手上、脸上生冻疮是常有的事情。”回忆起那段光辉的军旅岁月,范陆才说道。

  范陆才的出色表现让他在部队获得多项荣誉,并且一次次顺利留队继续服役,2010年范陆才光荣退役。8年间,他在绿色军营里经过汗水的洗礼,磨炼出了钢铁一般的意志,始终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忠诚与担当。

  脱下军装之后,他成为村里的养殖“领军人”

  退役之后,范陆才带着军人的坚毅和果敢,投身到新的生活中。他开过小餐馆、养过兔、打过工,但都没有做出成绩,不服输的他最后决定从事养殖业。2012年,范陆才进入一家大型养殖公司边打工边学习,3年之后,他学成归来,在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之路。他借着学来的经验,在村里盖起了第一座现代化猪舍,开始养殖母猪。“2017年母猪正式产崽,当时真是把小猪崽看作自己的‘小宝宝’,给它们打疫苗、做保健,像养孩子一样细心照料,精心饲养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当年不仅收回了所有投资,而且小赚一笔。”范陆才说道。

  因为猪肉市场价格波动较大,2018年,范陆才的养殖事业经历了一次寒冬。“当年猪肉价格大跌,每卖一头猪都要赔进去200块钱,当时家人都劝我不要干了,但是村里很多乡亲都跟着我干了养殖业,我要是放弃了,他们怎么办?所以一定要咬牙挺过来。”范陆才说。

  2019年,金融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政策,让范陆才再次看到了希望。他拿着贷款全部购买了母猪,当年范陆才的养猪场一共出栏了600余头小猪崽。在范陆才的带动下,全村年出栏小猪崽1500余头、生猪900余头,韩洼村一举成为陕州区的养猪专业村。

  7月31日上午,韩洼村绿树成荫、蝉鸣不断,范陆才在猪舍里给刚出生的小猪崽做抚触。目前,范陆才的养殖场母猪存栏有60余头,分批次生产,每月能出栏小猪190头左右。“接下来,我准备增加母猪存栏数量,引进新的母猪品种,扩大小猪出栏数量。未来,我还计划带领村里和周边的育肥养殖户,一起把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壮大,让乡亲们跟着一起增收致富。”提及未来的打算,范陆才信心满满地说道。

  再冲锋

  新战场

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    ©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:方正爱读爱看网
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、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、转载使用
   第01版:封面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聚焦
   第04版:聚焦
   第05版:关注
退役后回乡养猪
他成为乡村振兴“领军人”
“警彩”联动,携手共筑反诈防线